定西漳县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刘芝莲
定西漳县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刘芝莲 ——她剪掉大辫子给孩子们换书本原标题:她剪掉大辫子给孩子们换书本 ———走近央视“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刘芝莲
在定西市漳县与陇西交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胡家屲村,胡家屲村旗山头社有一位乡村女教师,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迈进校门,她剪掉自己的大辫子给孩子们换来书本;学校没有课桌,她又瞒着丈夫将公公的寿材板搬进学校给孩子们当课桌;暴雨冲垮学校,她就把孩子接到家里上课。她就是不久前入选央视“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的漳县代课教师刘芝莲。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她每天依然行走4个小时山路,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风雨无阻……
为了办学她“偷走”公公的寿材板
1980年高中毕业后,刘芝莲在家乡陇西当起了民办教师。1987年,22岁的刘芝莲与家在漳县武阳镇胡家屲村旗山头社的同学张宏明结婚。当过民办教师的刘芝莲了解到村子里已连续5年没有老师,面对破旧的校舍和村里辍学的适龄儿童,刘芝莲对丈夫说自己要给村里的孩子当老师。村支部正在为村上的小学没教师而发愁,听了刘芝莲的话非常高兴。由于村里困难,每月只能给她支付20元的代课费,刘芝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村里的小学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只有4张缺胳膊少腿的课桌。怎么办?刘芝莲“瞄”上了公公的寿材板,她试着和公公商量,没想到公公干脆地答应了她。
于是村里的小学又传出了朗朗读书声。
为了办学她剪掉大辫子换书本
学校是勉强办起来了,但由于村民都贫困,孩子们的书本费成了阻扰孩子们走进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怎么办?刘芝莲就把家里的余粮卖了给孩子们买书。当年学生最多的时候,一学期刘芝莲就收纳了60个孩子免费上学,可当时她每个月只从村委会领取的教学补助即使都拿出来也是杯水车薪。
“如果这学期的书费当时还不上,下学期人家不会给孩子们赊书。”刘芝莲想到了自己的辫子。刘芝莲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一只大辫子一直拖到脚底下。村里人都叫她“长辫子”。刘芝莲瞒着丈夫,到漳县县城卖掉了自己心爱的辫子。一头长发换来300元钱,也换来孩子们一学期的书费。
她没有想过如何获得回报
从在旗山头代课的那天起,刘芝莲说她没有想过如何获得回报。从当年每个月村委会发给她的20元教学补助起,到40元,70元,100元……直到2012年7月份,刘芝莲的工资才涨到了560元。事实上,刘芝莲也面对过金钱的“诱惑”,有一年暑假,刘芝莲起早贪黑的在砖瓦厂打工,那个月她拿到了1700元,而她当时的工资才150元。“打工比教书好啊,我在心里想,好几个晚上睡不着。”可是最后,她依然选择了平凡的讲台。
刘芝莲家的堂屋中间的方桌正中,摆放着一块木牌,上边写着“百年传承,教育为本”八个大字。在农村,堂屋中间的方桌上正中应该是敬奉祖先的位置,憨厚的张宏明说写这八个字摆在堂屋的方桌上,也算是对爱人的一种支持。她热爱教育事业,再说对社会做贡献也是应该的。
在央视看了“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刘芝莲,确实感动!向刘老师致敬!
钦佩刘老师的执着,漳水情怀向刘老师问好! 是呀,看过了,不过在这给楼主顶一下
页:
[1]